首页>>互联网>>大数据->公安大数据智能目标到多少年(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目标到哪一年)

公安大数据智能目标到多少年(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目标到哪一年)

时间:2023-12-04 本站 点击:0

今天首席CTO笔记来给各位分享关于公安大数据智能目标到多少年的相关内容,其中也会对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目标到哪一年进行详细介绍,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公安破案时,常说的运用了大数据,大数据是什么意思呀?2、大数据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3、公安部大数据建设“六统一”是什么?4、中国国务院于多少年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统治5、公安机关开展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公安网用户必须遵守的“八条纪律

公安破案时,常说的运用了大数据,大数据是什么意思呀?

大数据是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等特征。海量数据和奇思妙想加以链接,孕育着巨大价值。

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和商业创新的源泉,充分挖掘并应用大数据这座巨大而未知的宝藏,将数据变成“慧说话”的活数据,将成为政府精准管理社会的法宝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扩展资料:

我国大数据发展具有独特优势。

综观世界,我国大数据发展具有独特优势。虽然很多国家把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一些发达国家还相继出台了大数据发展规划,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将发展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持续深入推动。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全面促进大数据发展提出方向性目标和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这种持续性的方向引导和顶层设计,使我国在大数据发展规划布局、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创新创业等方面均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且,我国在数据资源上具有规模化和多样化优势,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数据应用上具有后发优势,涌现出一批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创新企业。

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运用大数据推动创新发展具备比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也说明党和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正确性。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大数据不在于“大”而在于“用”

人民网-人民日报:让大数据创造大价值

百度百科-大数据

大数据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产业发展现状

1、行业整体情况:大数据产业规模维持高速增长 主要应用于互联网与政务领域

——大数据产业规模:2020年超过6000亿元,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大数据产业联盟发布的《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地图暨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2018年以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VR、5G、区块链、边缘智能等新技术的交汇融合,持续加速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伴随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热潮,各地与大数据相关的园区加速落地,大数据产业持续增长。

白皮书中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未来三年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3年产业规模超过10000亿元。

注:赛迪统计的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包含基础设施、数据服务及融合应用市场。

——大数据应用市场结构:互联网和政府大数据占比超一半

从具体行业应用来看,互联网、政府、金融和电信引领大数据融合产业发展,合计规模占比为77.6%。互联网、金融和电信三个行业由于信息化水平高,研发力量雄厚,在业务数字化转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大数据成为近年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政府数据整合与开放共享、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相关的应用需求持续火热。此外,工业大数据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新兴领域,数据量大、产业链延展性高,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大。

2、细分市场一:政府大数据

——2020年政府大数据市场规模超900亿元

根据赛迪数据,我国大数据产业在政府领域的应用占比约为14.5%。据此测算,2017年以来,我国政府大数据规模逐年增加。2017年,中国政府大数据产业规模达514.8亿元,2020年约为926亿元左右。

注:政府大数据市场规模为前瞻根据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与政府大数据所占市场份额数据测算所得,仅供参考。

——政府大数据应用场景

中国政府大数据主要应用于信息共享、政务数据管理、城市网络管理与社会管理几大领域。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好政府的数据资产,完善政府决策流程,将是未来数年大数据在公共管理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将对政府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舆情监测、交通安防、医疗服务等将是公共管理领域重点应用领域。

3、细分市场二:互联网大数据

——大数据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占比过半,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

面对当今快速增长的海量互联网数据和复杂的网络社群关系,如何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建立用户模型,针对不同用户提供针对性产品,以此来提高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性,是当前互联网行业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社交网站、电商网站将是最需要大数据技术的两类网站,用户间关联性和消费行为是其关注的主要方面。

根据赛迪数据,我国大数据产业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占比约为45.2%。据测算,2017年,中国互联网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604.7亿元,2020年约为2887.4亿元。

注:上述互联网大数据市场规模为前瞻根据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与互联网大数据所占市场份额数据测算所得,仅供参考。

——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场景

在互联网行业,除了社交、B2C业务之外,像在线音视频业务、广告监测、精准营销等等,也是未来潜在应用场景。

4、细分市场三:金融大数据

——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空间巨大,2020年市场规模已超600亿

金融数据是大数据商业应用最早的数据源,早在1996年摩根大通银行就聘请数学家丹尼尔利用递归决策树统计方法,对抵押贷款用户进行统计分析,帮助银行找到可能提前还款或者未来不会还款的客户。经过一年的运行,基于递归决策树的抵押贷款管理为摩根大通银行创造了近6亿美元利润。

根据赛迪数据,我国大数据产业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占比约为9.4%。据测算,2017年,中国金融大数据产业规模达333.7亿元,2020年约为600亿元。

注:金融大数据市场规模为前瞻根据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与金融大数据所占市场份额数据测算所得,仅供参考。

——金融大数据应用场景

过去几年,金融大数据带来了重大的技术创新,为行业提供了便捷、个性化和安全的解决方案。目前,中国金融大数据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股票洞察、欺诈检测和预防、风险分析与金融服务领域。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中国大数据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与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企查猫数据,截止2021年9月22日,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存续”及“在业”的企业共有61799家,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的大数据企业最多,高达9246家;其次是江苏省,大数据企业数量达到5106家;中部地区的陕西大数据企业数量也较多,为4419家。

2、企业竞争:市场参与者众多,多赛道布局企业综合实力较强

我国大数据代表性企业的重点布局区域侧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比如易华录主要布局东部沿海地区,美亚柏科主要布局华东、华南地区等;从产品布局来看,各公司各有侧重点,例欧比特在卫星大数据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大数据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据赛迪顾问预测,2023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2021-2023年增速将达到15%以上。在此基础上,前瞻测算,到2026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0亿元。

公安部大数据建设“六统一”是什么?

公安部大数据建设“六统一”是什么?唱响一个最强音:“项目西峰”

近年来,西峰区把发展抓项目作为统揽工作最得力、最有效的抓手,和经济社会持续提速发展最科学、最务实的总纲,连续大抓项目不松手,促使全区GDP每年12%以上的增速,实现了由负债财政、吃饭财政向平衡财政、发展财政的历史性转变,数万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和城市面积的翻番。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区项目建设发生了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由大招商向招大商的历史性转变。

今年,西峰区以西长凤高速公路、庆阳机场4C级改造为主体的全方位大交通会战,以6平方公里为区块的旧城整体改造,以及以庆化搬迁改造项目为代表的化工能源基地建设为契机,适时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下决心把发展抓项目的旗帜举得更高,把“项目西峰”的最强音唱得更响,把领导抓项目的责任靠得更实,把提速抓项目的工作抓得更好。 “项目突破年” 以“抓大保重、问责联动、科学推介、超前服务、提升效益”为总的指导思想,紧盯大项目、关注大客商、服务大招商,不断提升项目推介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为建设项目提供完善到位的行政服务,力争把区位优势变为项目优势,并在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层级纵横负责制的基础上,全面建立“三个一”的项目领导机制,全面推行“十大公开”,严格落实“五项制度”,不断增加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的质量,建精品项目、标志建筑,育金牌产业、优秀人才,确保总量与收入齐增长,经济与环境双提升。

奏响一个主旋律:“和谐西峰”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近年来,西峰区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区人民群众。今年,西峰区紧盯构建民生财政,坚持上争内挖、开源节流,推动全区财政状况持续改善,大幅提升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力争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小口径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全区总财力突破5亿元,归还历年欠帐1000万元,消化历年赤字1000万元,用于“三农”、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支出增长20%,干部津贴标准全面赶上市级水平,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确保财政增幅高于上年,民生投入高于上年,发展投入高于上年。要创新载体加强基础建设。

西峰区据需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导,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四个延伸”,坚持抓“点”带“面”,坚持“六统一”原则,不断加大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十通工程”。即全区通公交村达到100%,通“三台”村达到100%,通广播村达到100%,通科技热线村达到100%,通互联网村达到100%,通油路村达到70%,通自来水村达到65%,通有线电视村达到30%,通沼气村达到10%,通集中供热、供气村达到5%。重点突出强化公共服务,要紧盯十七大提出的“五有”目标,着眼全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以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就业创业工程;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缓解城乡上学压力为主要内容的均衡教育工程;以实施全面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程;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平安创建工程;以繁荣文化产业、满足城乡群众精神需求为宗旨的和谐文化工程;以规范房地产开发、加快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建设为举措的人居美区工程。在此基础上,各级各部门还将按照市委“五个到位”要求,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强化责任、真抓实干、严格考核,不折不扣地完成市区承诺的二十四件惠民实事。同时,乡、村两级也要拿出本乡本村承诺办理的实事,认真落实,全面兑现,以民生的切实改善来诠释和体现科学发展。

中国国务院于多少年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统治

2015年。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亟待解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发展形势和重要意义 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有关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实施大数据战略性文件,大力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居全球第一,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市场优势,大数据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创新企业和创新应用,一些地方政府已启动大数据相关工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将深刻影响社会分工协作的组织模式,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大数据推动社会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可显著提升经济运行水平和效率。大数据持续激发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已成为互联网等新兴领域促进业务创新增值、提升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对未来信息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二)大数据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在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充分利用我国的数据规模优势,实现数据规模、质量和应用水平同步提升,发掘和释放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有利于更好发挥数据资源的战略作用,增强网络空间数据主权保护能力,维护国家安全,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 (三)大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大数据应用能够揭示传统技术方式难以展现的关联关系,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社会事业数据融合和资源整合,将极大提升政府整体数据分析能力,为有效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手段。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将推动政府管理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进步,加快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增强政府公信力,引导社会发展,服务公众企业;以企业为主体,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加大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科学规范利用大数据,切实保障数据安全。通过促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释放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二)总体目标。立足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10年逐步实现以下目标: 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将大数据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应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提升政府决策和风险防范水平,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增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助力简政放权,支持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推动商事制度改革;促进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 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不断提升信用、财政、金融、税收、农业、统计、进出口、资源环境、产品质量、企业登记监管等领域数据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丰富经济统计数据来源,实现对经济运行更为准确的监测、分析、预测、预警,提高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提升宏观调控以及产业发展、信用体系、市场监管等方面管理效能,保障供需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公用事业、市政管理、城乡环境、农村生活、健康医疗、减灾救灾、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交通旅游、质量安全、消费维权、社区服务等领域全面推广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洞察民生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城市辐射能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形成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开放共享的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率先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带动社会公众开展大数据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充分释放数据红利,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探索大数据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批满足大数据重大应用需求的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建立安全可信的大数据技术体系,大数据产品和服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培育一批面向全球的骨干企业和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构建形成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协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 1.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利,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大力推进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等国家基础数据资源,以及金税、金关、金财、金审、金盾、金宏、金保、金土、金农、金水、金质等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加快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丰富面向公众的信用信息服务,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结合信息惠民工程实施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条块结合、联合试点,实现公共服务的多方数据共享、制度对接和协同配合。 2.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推动建立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数据资源清单,按照“增量先行”的方式,加强对政府部门数据的国家统筹管理,加快建设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制定公共机构数据开放计划,落实数据开放和维护责任,推进公共机构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集中向社会开放,提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化程度,优先推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形成机制,制定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目录。通过政务数据公开共享,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动采集并开放数据。

专栏1 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

推动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制定政府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整合政府部门公共数据资源,促进互联互通,提高共享能力,提升政府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2017年底前,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 形成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充分利用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构建跨部门的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到2018年,中央政府层面实现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的全覆盖,实现金税、金关、金财、金审、金盾、金宏、金保、金土、金农、金水、金质等信息系统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形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建立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数据资源清单,制定实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制定数据开放计划。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2020年底前,逐步实现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3.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统筹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布局国家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

公安机关开展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公安网用户必须遵守的“八条纪律

公安机关开展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的目的:

主要目的是推动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加快大数据智能化建设,以打造“数据警务”“智慧公安”为总目标,按照“六统一”原则加快构建“省厅为枢纽、地市为重心”的大数据中心布局,紧盯提高数据总量、提升数据质量、完善应用支撑、强化实战应用目标。

全面建设陕西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新生态,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推动公安工作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和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

公安网用户必须遵守的“八条纪律:

1、不准“一机两用”

2、不准在公安信息网上链接与公安工作无关的网站

3、不准在公安信息网上擅自发布公安涉密信息

4、不准随意让非公安人员使用公安信息网

5、不准擅自对公安网进行扫描、探测和入侵公安信息系统;

6、不准对公安信息和资源越权访问、违规使用;

7、不准私自允许非公安人员接触和使用公安网网络和信息;

8、不准采取各种手段逃避、妨碍、对抗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保密检查。

扩展资料:

“智慧公安”打造警务发展新模式

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的目标旨在着力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全面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公安机关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

与现有4G技术相比,5G网络拥有更强的性能,支持超高速率、超低时延及超大连接的应用场景,5G+超高清视频在智能警务领域的应用,将对犯罪分子形成强大的威慨,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主要用于执法记录仪、无人机、车载监控、临时布点设备的升级应用。

利用5G网络建立视频、图片、语音、数据的双向实时传网络,实现民警与指挥中心实时交互,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把现场视频以最快捷、最安全的方式传回指挥中心,使指挥中心能够加快信息传达及沟通的效率,更及时更准确的掌握信息,提高指挥决策能力。

结语:以上就是首席CTO笔记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公安大数据智能目标到多少年和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目标到哪一年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BigData/11453.html